杜绝校园暴力?深圳少年警讯愿做“领头羊”!

近日,一篇题为《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,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!》的文章在网上广泛传播。发文者称,就读于中关村二小四年级的儿子被同学扔厕所垃圾筐,孩子因此患中度焦虑、重度抑郁。一时间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。

故事大致如下:

11月24日,儿子在学校厕所如厕时,两名同班男生进入厕所。其中一人堵住门口提出“我要开门看你的屁股”,另一人则将有厕纸、尿液的垃圾筐扔下来,“正砸在儿子的头上,尿和擦过屎的纸洒了他一脸一身。那两个男生见状,哈哈哈一阵嘲笑跑走了,全程不到一分钟。”事发后,她的儿子满脸污秽,哭着进行了自我清理。

然而,在孩子眼里事实是清楚的,但到了家长的嘴里就变成了玩笑,变成了我孩子就是有点淘气,变成了孩子小就是没有界限,变成了他就是随手一扔根本不懂那筐脏不脏。然而老师也直接定性为“就是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”。

在受害家长和霸凌孩子家长、老师沟通过程中,有这样的一段交谈,不知大家怎么看待:堵门大笑的孩子认为自己是个目击者,将所有责任推到扔筐的孩子身上。他妈妈一副不好惹的样子,始终嚷嚷这件事跟他们孩子没关系。

然而,老师的做法,更是让事件进一步恶化升级,让受害孩子家长更为愤怒的是班主任未征求孩子同意的情况下,让受害孩子频繁与霸凌的孩子互动非要让他们在一起玩,并且拍下看似“和谐”的照片发在班级群里。在孩子已经产生了应激反应的情况下,班主任的做法雪上加霜地加重了他的创伤,就为了“看上去没事了”不惜以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代价!

校园暴力,不是一个“开过了的玩笑”。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,暴露出学校、老师、家长、孩子等各方面的应对和处理能力依然严重不足。校园欺凌,不能只是一个“开过分了的玩笑”,事件的有效预防,事件发生时的及时、妥善处理,事件发生后的惩戒和科学教育,均十分缺乏。学校及整个社会对于校园欺凌之危害性在深层次认知上依然匮乏。

校园暴力档案:围殴、追砍、拍裸照

据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研究报告显示:

“肢体冲突”仍是校园暴力的主流,占比约70%;

暴力形式“械斗”,占比高达12.5%;

“侵犯隐私部位”,占比约10%;

“性侵害”占比约为2.5%。

而“女生暴力”在近年来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,并且折磨措施一般与性、身体侮辱有关。据法制网的调查报告显示,从性别上看,“女女暴力”占比达32.5%。

图为2015年6月22日,一则名为“网曝江西永新县女初中生打架”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。视频中,多名初中生模样的女孩对着另一下跪着的女孩连扇耳光,不时用脚踹其身体,殴打时间长达5分钟。据了解,受害者系因学生干部身份遭恨而遭殴打。永新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后介入调查,此次涉事女生有9人,其中小学生有2人,中学生4人,3人已辍学,年龄都在12至16岁之间。事后,一名涉案人员刘某已被刑拘。

依据我国现行执法量刑标准,14周岁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,14-18周岁的人犯罪量刑从宽。然而随着犯罪越来越低龄化,刑责年龄之争也越来越引发关注,甚至有人直接将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比作“少年犯保护法”。

图为2013年3月25日,河南伊川县实验中学一名女生因琐事将同班一名女生脸部划伤。据目击者称,当时女生袖子里藏着小刀,划过之后,血顿时就喷出来了。3月29日上午,校方就此事作出回应:已通知双方家长,解决此事。图为受伤学生在医院治疗。

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一份《关于校园暴力案件的调研报告》中,对2013-2015年各级法院审结生效的100件校园暴力刑事案件进行了梳理。其中,

已满十四不满十六周岁的被告人55人,占34.59%;已满十六不满十八周岁的被告人104人,占65.41%。

图为一位围观的路人用手机拍摄下来的女中学生当街打架的画面。

校园暴力是社会暴力的一部分。当前,刑法制裁校园暴力往往于法无据。而如何有效地减少校园暴力事件也是摆在社会各界面前的一大课题。

文章时事资料摘自天天快报丨

面对校园暴力,家长孩子该如何做

我们先来看个视频

上面的这个公益短片,片子放第一遍的时候,所有人都只看到一对青年男女在校园里浪漫邂逅、相恋的故事,直到片尾,大门轰然打开,一个暴徒端着枪突然冲进男女主人公所在的图书馆,周围响起一片尖叫声……

之后,短片重放,我们终于发现,在男主和女主爱情故事的背景里,被我们所有人所忽略的,是一个枪手的完整成长史——在学校里被凌虐,被推倒在更衣柜上,被嘲笑,没朋友,独自一人看暴力书籍,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恐怖宣言……

公益片想告诉我们的是:每一个暴力实施者,都是慢慢成长起来的,一开始,他往往是暴力的受害者,如果我们始终忽视他,不帮他,不对伤害他的恶行进行早期干预,终有一天,他可能会走上一条极端的路。

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遭遇校园暴力?

其实,及时察觉校园暴力事件,家长还真的可以做得更多。如果您的孩子回到家后,出现了一下这些现象,您可能要格外留心了。

1.突然表现得不愿上学

原本并不排斥学校,成绩也不错的孩子,如果突然表现出不远上学的倾向,可能并不是孩子厌学了,很可能因为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他烦恼头疼,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。请您留意,或许正是孩子在学校挨欺负了!

2.无端情绪变化

孩子放学回家经常闷闷不乐,有厌学的念头,原本活泼开朗的小朋友突然间变得阴晴不定,很可能是学校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。

3.抱怨有同学针对他

这是您的孩子向您寻求帮助的信号了,您可以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他试着缓解这种情况,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询问,或者把同学请到家里来玩,不经意的聊聊天,如果长期针对您可得多加注意了。

4.身上出现伤痕却不愿告知家长

有些孩子放学回家全身脏兮兮,身上还有伤痕,明眼人一看就是打斗造成的,可孩子还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伤到的,虽然青春期的孩子偶有出现倒也正常,但也不能忽视。

5.性情变化 行为异常

这个阶段就比较严重了,如果您的孩子情绪突然特别的不稳定,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应,特别的粘人,失眠爱惊醒,拒绝去学校,变得非常胆小怕人,您就该去学校了解了解情况了。

如果孩子遭遇校园暴力,家长该怎么办

家长不能24小时陪在孩子身边,有哪些做法是您现在就该教给孩子,防止校园霸凌的?如果您的孩子真的遭遇了校园霸凌,哪些事儿是您一定要做的呢?

1.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

视频中有教授一些孩子在家父母就能教给孩子的防身方法,实用建议留存。学会必要的防身技能。

校园暴力尤其容易发生在一些低自尊,遭受欺负而不反抗的孩子身上。

所谓“人都喜欢找软柿子捏”,如果有同学欺负自己,而自己不去反抗,只是一味地自我怀疑,那么就会加重被欺负的可能性。很多情况是,有些家长在加重打压孩子的自尊,要求孩子一味顺从,这样是十分危险的,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中,很有可能成为被欺负的对象。

相反的例子是,有很多男孩回忆自己遭受其他男生挑衅的经历,他们的做法是鼓起勇气揍回去,让男生不敢欺负自己。这种做法虽然不提倡,但简单粗暴地表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:我不是好欺负的,欺负我也是要付出代价的。

这种信号往往保护孩子免受进一步的欺凌。此外,如果事态已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,如文中的案例,那家长就该在孩子被欺负时亲自出马,采取行动,要求学校和老师有所作为,不能听之任之。

2.用有益人际关系对抗人际孤立和霸凌

容易遭受校园霸凌的还有那些孤僻、不合群、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。

在一些人际孤立的案例中,也许确实有学生有能量鼓励和影响一大帮同学孤立和排挤某一个人,但也会有学生对被欺负的一方报以同情和善意。

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、支持性人际关系的能力。这对校园霸凌的影响能产生很大的缓冲作用。

如果千防万防,孩子还是真的遭遇了校园霸凌并且身心受到了伤害,您也不能慌,下面这几点将会帮到您:

3.冷静,最重要的是孩子

当孩子愿意给你讲述霸凌发生的情形时,请保持冷静,不要慌张。

他们谈论受害时可能是平静的也可能是可怕的,但无论是哪种情况,作为一个能够帮助他们的成年人,你都应该很好地倾听并作出回应,让孩子知道这个情况是完全可以控制的。

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,父母都会站在他这一边,支持他。你坚定的反应可以帮助孩子形成他的态度,这意味着你们将开始一起着手解决这个问题。

4.共情,先别追问过多细节

不要一味地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学计较,因为这有可能让孩子误以为霸凌事件是因为自身的问题,让孩子陷入更深的痛苦与自责。对孩子表达共情是很有帮助的,这在很大程度上向这个孩子传递出这样的信号,他们所描述的事情并不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“常态”,你对于他们一直以来所遭受的残酷对待感到非常痛心。

5.接纳,父母绝不抛弃你

孩子在遭受霸凌后很容易出现极端的情绪,比如对于人际关系异常抗拒,不愿意上学等,这个时候家长要宽容对待,因为孩子很可能正处于应激状态,不要对他产生二度伤害。

6.安抚,先平复孩子的情绪

孩子在极度没有安全感的时候,更看重别人的关心和关爱,这是要在第一时间让孩子感受到的,越早的把情绪处理好,对孩子的伤害和日后的影响才能越小,这比起解决事情本身更重要。另外,让孩子看到你处理这件事的态度和方法,对他来说也是学习应对问题的机会。

7.感谢,你肯将事情讲出来,很勇敢

告诉孩子你很感谢他可以有勇气告诉你这件事。勇气对于克服恐惧、尴尬和自我怀疑是一个很重要的肯定。同时也肯定他:只有你愿意谈到这个事情时,家长才有机会可以帮助他,这也是很了不起的。比较有效的一种表达方式是:“我知道你需要很大勇气告诉我这些,尽管这么艰难,你却依然愿意告诉我,谢谢你的信任。”

综合整理:中国教育报、腾讯视频等

杜绝校园暴力,深圳少年警讯在努力

上述提到的校园暴力事件在朋友圈刷了屏,不过这一波转发点赞之后,群情激愤之后,又能做些什么?

是施暴的继续施暴,被欺负的继续被欺负吗?

当然不是!

2013年校园暴力事件频发,在此社会背景下,“深圳少年警讯”公益组织应顺而生!

并充分借鉴“香港少年警讯”、“香港童军”的成功经验,迅速发展公益教官,研发了一整套以“法纪教育、品德教育、勇气训练”相结合的培训课程,志在不断提高广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生存能力。

同时,也通过定期组织开展拓展户外训练活动,从全市各中、小学校择优重点培训一批“法、德、勇”三全的优秀学生作为小教官,在各学校广泛传播水上、交通、治安、消防等安全防护技能。

通过“一传十、十传百、百传千、千传万”的方式,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,具备预防犯罪、发现犯罪、制止犯罪的能力,具备保护自我、帮助他人的能力和勇气。

深圳少年警讯教官团队也曾为深圳50多位女性开展公益防卫技能训练,经验丰富,部分少警学员有参加。让大家有能力预见危险,有办法应对侵犯,有信心帮助他人!

深圳少年警讯的愿景和目标

深圳少年警讯不变的奋斗信念始终是为广大青少年教育和提升服务,将不断拓展形式和渠道,引导广大青少年拥有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助力于预防青少年犯罪,助力于预防青少年被侵犯,立志于培育广大青少年的优良品格,立志于培养祖国未来的“社会领袖”、“精英人物”!

深圳少年警讯以“法、德、勇”为成长标语,以“建设进阶式学习体系的户外教育”为宗旨,将“依法治国”的法制精神、“发掘+突破自我”的学习精神、“快乐学习成长”的生活观念,以“四点半课堂、第二课堂”的方式“送教上门”,用寓教于乐的引导式培训让青少年从小根植法治意义。

集结警队及体制内专业知识形成青少年德育培训课程,帮助青少年阳光、健康成长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,具备预防犯罪、发现犯罪、制止犯罪的能力。培养青少年具备“平凡英雄”气概,引导社会正能量意识,使青少年具备保护自我、帮助他人的能力和勇气。